云行雨步

技术什么的不重要了

完美的只不过是表面 内在的 透露出的是朴实和凝重


我的博客

当下的力量


早上    找一个电子书

导读 活在当下

张德芬

   这是一本不能用大脑读的书。这也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。每一次读他都有新的收获。
   首先,作者指出,我们人类受苦的根源是来自与我们大脑的思维。思维其实不是问题,问题 出在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,反倒成为思维的奴隶,成为自己“强迫性思维”的受害者。作者再演讲中曾经举过 一个很形象的例子:现在是半夜三点,你在温暖的被窝中,可是你气的睡不着。引发你的怒气的人早已安然入梦, 那么这件事已经过去了。但是你的思维不放过你,一再地用他旧有的看事情的模拟来解释那个人多对不起你,那件 事会让你多危险、多丢脸、多……想不完的!这就是病态的思维,停止不住的大脑思考,是让我们受苦的主要 原因。我们都知道ABC理论,A是引发你情绪的事件,B是你的信念,或是对事情的诠释,C就是结果,即你的负面 情绪。通常。当人们不喜欢C的时候,就会找A的碴,尤其是与创造A有关的人。所以我们每天疲于奔命,一直在处理 、阻止、缓和、沟通、协调A以及与A相关的人、事、物。可是我们不知道,B是你唯一的可以完全掌控和改变的因素, 而且引发C的不是A,而是B。同样一件事,几家欢乐几家愁。为什么?就是对事情的诠释角色不同罢了。与其去改变 外在的人事物,不如改变我们内心来的省事。而你会发现,当你转变了内心的状态之后,环境也会随之改变,这就 是所谓的“境由心生”
   大脑的思维不但在日常生活中,制造我们的痛苦,我们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性焦虑和永远的在外在世界 无法寻得满足的肇因,都是来自大脑的思维(第三章)。作者也在书中一再强调:我们远离了真实的自我,是我们受苦 的元凶。他称真实的自我未本体或存在(being)。在《遇见未知的自我》这本书中,我称之为“真我”,而这也是我们 人类有孤离感,惶惶不可终日,始终不快乐、不满足的主要原因。为什么会失落了真实的自我呢?作者的意见是:我们的 大脑,创造了一个虚假的自我–小我,来让自己有“真实感”。而正因为小我是如此的不真实,所以它不停在外在的世界寻 求认同,追求物质世界的满足来壮大声势。可惜我们越听从我们的小我,我们愈感到空虚和孤离。挥之不去的远离感也 然而生,因为我们远离、失落了真实的自我,也就是远离了作者所说的:本体或存在(being)。
   作者还提到一个我们受苦的肇因:痛苦之身(pain body)(见第二章)。

臣服的意义

   接纳当下
   你屡次提到“臣服”。我不喜欢这个理念。它给人宿命的感觉。如果我们老是接受现状,就不会做任何改善 的努力了。我总觉得个人生活和集体的进步不在于接受现状的局限,而是凭着奋斗超越它们,进而创造出更好的。人类若非 如此,如今还会住在山顶洞里。我们要如何在臣服和改善之间取得折衷而有所做为?
   对于某些人而言,臣服也许有负面的涵义。它暗示了失败、放弃、未能面对生命的挑战、变得灰心丧志等等。 然而真正的臣服却截然不同。它不是要你对于你身处的情境做被动的忍受而无所做为。它也不意谓着要你不做计划或不采取积 极的行动。
   臣服就是以随顺生命之流代替逆流而上,这个简单又深奥的智慧。当下是你唯一一个能体验生命之流 的地方。因此,臣服就是无条件且毫无保留地接受当下的一刻。臣服就是弃绝对本然(what is)的内在抗拒。内在抗拒就 是透过心理批判和情感否定对本然说“不。”当事情“出错了”,也就是心智的索求或严苛的期望与本然之间产生差距的时候, 便特别会振振有词地喊出“不”。这就是痛苦差距。如果你有了足够的人生阅历,你就会知道事情时常是“出错”的。如果你想 要断绝生命中的苦和悲,这正是你需要修习臣服之道的时机。接纳本然立刻把你从心智的认同里释放出来,进而重新与本体 取得连系。抗拒是心智(头脑)。
   臣服是纯粹的内心现象。它并不意谓着你不能从外面的层面采取行动和改变情境。其实你臣服的时候,不 需要对整体情境照单全收,你要接纳的仅仅只是那个叫做当下的微小片段而已。
   举例来说,假设你身陷泥沼之中,你不会说:“算了,我甘心陷在这里。”认命不叫臣服。你不需要接 受一个不愉快的或恼人的生命情境。你也不需要自欺欺人地说,身陷泥沼没有什么不对。不对。你全然地体认到自己想要脱困, 然后就把你的专注缩小到当下这一刻,但是不用任何方式来给它贴上心理标签。这意谓着对当下没有批判,因而没有抗拒、没 有情感否定。你接受了这一刻的“是然”(isness),随即采取行动,尽一切所能让自己从泥泞里脱身。我称这样的行动为积 极行动。它比发自愤怒、绝望、或挫败的行动更具威力。你要拒绝为当下贴上任何标签,持续修练臣服之道,直到你达你 所期望的结果为止。
   我用一个观想式的比喻来阐述我主张的论点。你晚上走在一条小路上,浓雾伸手不见五指。不过你拿了一只强 力的手电筒,在你前面切出一道狭窄、清楚的空间。浓雾就是包括你未来和过去的生命情境;手电筒是你有意识的临在;清楚的空 间是当下。
   不臣服硬化了你的心理形式——我执的甲壳,因而创造了一个强力的孤离感。你周遭的世界,特别是人,因而被 你感知成具有威胁性。想要透过批判摧毁他人的无意识驱力,和竞争、掌控的需求就升起了。甚至于大自然都变成了你的敌人。 你的感知和诠释也遭到恐惧的掌控。我们称为妄想症的心理疾病,只是这种正常却失能的意识状态略微严重的形式罢了。
除了你的心理形式之外,连你的肉体形式——身体——都透过抗拒而变得僵硬了。张力在你身上不同的部位升起,你整个身体开始收缩。 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的生命能因此大受局限,而无法自由流畅。身体理疗或某种形式的心理治疗,虽有助于生命能的恢复,可是除非 你在生活中就修习臣服之道,否则这些身心疗法也只能带来一时的缓解。因为它的病源—抗拒模式—尚未根除。
   你内在有个部分,是不会受到组成你生命情境的阶段性环境所影响的。你也只有透过臣服,才能打通这条督脉。它 就是你的生命,你的本体——它就是永存于无时的当下之境。找到这个生命,就是耶稣所说的“必要的那件事”。
   如果你不满意自己的生命情境,甚或忍无可忍,唯有先透过臣服之后,你才能打破那个使情境永续的无意识 抗拒模式。    当你向本然臣服,而因此变得充分地临在时,过去就失去了力量。你不再需要它了。临在是你的体悟之钥。 当下是你的体悟之钥。

最近的文章

当下的力量

   找一个电子书自序 张德芬   活出你想要的人生…

当下的力量继续阅读
更早的文章

当下的精髓

   总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当下的精髓,明明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哲学观。可是,力量并没有我想想中的强大。可能是体系还不完整。我需要继续研读。从抄写中获取精髓   想要去理解一个东西是困难的,没有气氛,没有思考是一个问题。想要真正的理解它吗,对他感兴趣,从抄写开始。自己的哲学   我需要先对自己的哲学进行一下总结,和当下的力量进行对比。然后得到新的结论,或者继承。影响联系论   有影响的东西一定有联系,有联系的东西一定可以互相影响。(真真空=不存在)旋转和静止   旋转=静止(唯一存在的状态)点论(...…

当下的力量继续阅读